涂装应用技术(六) -(涂料施工·涂料干燥、稀释剂浸透、涂装质量检测等)
时间:2014年09月23日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次
涂装应用技术(六)
-(涂料施工·涂料干燥、稀释剂浸透、涂装质量检测等)
(...继续)
(3)涂料的干燥的影响因素如下:

(4)减少稀释剂浸透(避免涂膜“起皱”和“咬底”)的涂装技术
施工粘度 |
高 |
施工气压 |
高 |
吐出量 |
少 |
喷涂距离 |
远 |
走枪速度 |
快 |
涂装间隔时间 |
适当(稍长) |
(5)涂装质量检测:
⒈外观检查:目视检查,涂层表面应平整、光滑、无裂纹、无颗粒、无明显流挂、无针孔暗泡、无漏喷;
⒉附着力检查:单涂层附着力和复合单涂层附着力符合指标要求;
⒊膜厚检查:用磁性测厚仪检查,膜厚应达到指标要求;
⒋其它规定项目检查:如硬度等被约定需现场确认的项目。
现场观测和检验的项目评价:
序 号 |
检查项目 |
检查手段 |
判定标准 |
检查频次 |
重要度 |
备注 |
1 |
色差 |
目测/色差仪 |
肉眼不可分辨/△E<1.0 |
全检 |
A |
|
2 |
漆膜厚度 |
测厚仪 |
80~120μm (总厚度) |
1台/天 |
A |
|
3 |
灰尘、颗粒 |
目测 |
φ≥1mm不允许
φ≤1mm≤10个 |
全检 |
A |
100×100mm范围内 |
4 |
流挂 |
目测 |
长<20mm,宽<3mm,<5处 |
全检 |
A |
|
5 |
划痕、划伤 |
目测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|
6 |
非涂装处粘有涂料 |
目测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|
7 |
起泡 |
目测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|
8 |
针孔 |
目测 |
≤15个 |
全检 |
A |
100×100mm范围内 |
9 |
漏涂 |
目测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|
10 |
桔皮 |
目测 |
轻微 |
全检 |
A |
|
11 |
油滴痕迹 |
目测 |
无斑迹 |
全检 |
A |
|
12 |
水迹点 |
目测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|
13 |
起皱 |
目测 |
宽<2mm,面积<4mm2,<5处 |
全检 |
A |
|
14 |
缩孔 |
目测 |
≤3个,面积<1mm2 |
全检 |
A |
φ≥0.5mm |
15 |
开裂 |
目测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|
16 |
粉化 |
目测 |
拐角部位发生,单处面积<4mm2 |
全检 |
A |
|
17 |
砂纸打磨痕 |
目测 |
极轻微 |
全检 |
A |
|
18 |
光泽 |
光泽仪 |
≥85 |
1台/天 |
A |
60°角 |
19 |
硬度 |
铅笔 |
≥HB |
1台/天 |
A |
铅笔硬度 |
20 |
焊点打磨痕 |
目测 |
不可见 |
全检 |
A |
|
21 |
涂膜不干 |
手感 |
不允许 |
全检 |
A |
补漆处除外 |
22 |
两色漆相接处 |
目测 |
界线清晰、无锯齿 |
全检 |
A |
|
23 |
附着力 |
划格法 |
≤2 |
1台/天 |
A |
|
24 |
补漆雾圈 |
目测 |
轻微 |
全检 |
A |
补漆后观察 |
25 |
胶带痕迹 |
目测 |
不可见 |
全检 |
A |
|
(6)涂膜表面缺陷修补:
如最终涂膜表面有缺陷(如凹坑等),可用毛笔沾已调好的涂料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,如果缺陷部位较大,则缺陷部位要用600#以上的砂纸打磨,必要时薄刮腻子,按比例调好适量面漆,用喷壶喷枪施工修补,边缘飞溅漆雾用稀释剂添加少量清漆化开。
(7)保养:
完成涂装工序的工件应在20℃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保养24h以上才能置于室外。
(待续...)
本文关键词:涂料施工,避免漆膜“起皱”“咬底”,涂装质量的检测,涂膜表面缺陷修补,漆膜保养
相关文章推荐:聚氨酯面漆的施工
(作者:admin 编辑:admin)
文章热词: